本网消息 噶尔县多举措摸清贫困家底,精准挖掉“穷”根。
核准底数,精准识别。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,在落实“六看法”的基础上,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,进行精准分析和综合评估,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、低保户和残疾人进行一次拉网式摸底识别和核查,做到村不漏户、户不漏人,并把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清退出去,确保做到既不遗漏真正的贫困人口,也不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,核查结果由乡镇党政“一把手”签字确认后上报,对差错率高的乡镇进行问责。同时,各乡镇对识别确定的贫困户要逐级在组、村、乡进行公示评议,报县委、政府汇总后再进行公告,做到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群众公认,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。
完善系统,建档立卡。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识别标准,完善贫困村、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,建立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,并实现动态管理,每年更新,做到“户有卡、村有册、乡有薄、县有档”。做好数据纠错和资料归档工作,确保做到“四清、六有”要求,全面掌握贫困状况,分析致贫原因。
动态监测,分级管理。对扶贫建档工作开展“回头看”,对贫困户进行一次再摸底、再规范,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初选名单进行审议,提出备选名单,再由包村干部、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进行入户调查,确定拟选名单,由驻村(居)工作队、村(居)“两委”、乡(镇)党委、县委县政府逐级签字盖章,并将最后拟选名单在村(居)“两委”进行公示,确保精准识别工作得到群众认可。同时,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,做到脱贫销号、返贫挂号,真正做到对象精准。